Saturday, May 8, 2010

福虎双致,天下第一。

    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恭王府秘云洞內,珍藏著一塊號稱“天下第一福源”的福字石碑。每天,來這里請福的人絡繹不絕,人人都想親手摸一下這公認為 “天下第一靈驗”的福字,好“沾一沾福氣”。
 

    康熙十二年(公元1673年),孝庄太后六十大壽將至,不料突染沉可,康熙查知上古有“承帝事”請福續壽之說,意思是真命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,可以向天父為自己“請福續壽”,遂決定為祖請福,在沐浴齋戒三日之后,一氣呵成了這幅傾注了對祖母摯愛的“福” 字,并加蓋了“康熙御筆之寶”印璽,取意“鴻運當頭、福星高照,鎮天下所有妖邪”。


     孝庄太后自得到了這“福”字,百病全消,十五年后,以 75歲高齡得以善終。民間俱稱這是康熙“請福續壽”帶來的福緣。事后康熙几番重提御筆,卻再也寫不出其中的神韻,所以民間盛傳此福為“天賜鴻福”。


     令人拍案稱奇的是,這幅御寶有意無意間,創造了許多空前的紀錄,細品之下,真有佳作天成的味道。


     此“福”的書寫不同于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,其字形窄而狹長,為瘦,音諧“壽”,民間稱之“長瘦福”,即長壽之福。


    俗語稱“有福必有壽,有壽必有福,有福沒壽是為無福可受”。但是,由于“福”、“壽”二字字形差異太大,因此,自古從來沒有哪個書法家可以把“福”“壽”合為一字書寫,在這幅御寶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蘭亭序中“壽”字的寫法。故而,這幅字也成為了現存歷代墨寶中惟一的將“福”“壽”寫在同一個字里的福字,民間稱之為“福中有壽,福壽雙全”之福。


    更不可思議的是,此福與民間稱作“衣祿全、一口田”的福字截然不同,其間包括了“多子、多才、多田、多壽、多福”數個漢字,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“五福”合一之“福”字。由于其中的“田”部尚未封口,因此是鴻福無邊、無邊之福。孝庄太后稱其為“福之本源”,民間則稱“五福之本、萬福之源”。

花园正门为大理石雕花拱形门, 欧式风格,雕刻得非常精致.是北京仅存一处完整的欧式风格拱门。入口处堆砌着一些假山,这些假山石都是当年从太湖运来的,其中有一块高高耸立着,酷似一女人,背对大门,低着头,抱着一小孩,导游说这块送子观音石是从千百块太湖石中选出,未经任何人工雕凿.传说当把这块石头放入后花园之后,多年无子的和绅终于得偿所愿,有了一子,乾隆赐名:丰绅荫德,并把钟爱的十七公主嫁给了他.


假山前面是一个水池,形似一蝙蝠,又似一元宝,取名蝠池,“蝠”字谐音“福”;池的四周种满了榆钱树,榆钱树开花后,大大小小的榆钱坠满树枝,风吹过后纷纷扬扬的榆钱随风掉进池塘,这样,池塘天上地下全是"钱".水池的中心点正对着后面的镇宅之宝福碑,与之遥遥呼应;池水只 能从东往西流,不能反向,不然的话就意味着钱财的流失,可见和砷的良苦用心.流杯亭下来,穿过安善堂,前面是一座亭子,叫“邀月 台”,两侧有两条“升官路”通往亭子,所谓的“升官路”,就是两条坡度很陡的斜坡走廊,这种走廊在中国的古建筑中也是绝无仅有的.据说和砷在短期内连升九级跟这条“升官路”不无关系.


亭子前有许多太湖石,湖石连成"双龙戏珠".假山下面安放着镇宅之宝——一块刻着一个“福”字的石碑。这个 “福”字可不同一般,当年孝庄太皇太后生病,百治不见效,康熙听从臣子意见,写一“福”字,意:“赐福”给自己的祖母,愿她身体康健,长命百岁。这个 “福”字,一气呵成.这一个字中就包含了 “子、才、多、田、寿、福”六个字,幸福人生缺一不可.字上方正中是一枚完整的康熙御印.至于和绅是怎么把这个字弄到手的也无从得知了.和绅把它拓在石碑上,同时基于这块石碑建造了一座“二龙戏珠” 的假山,也正因为如此,当初嘉庆抄和绅家的时候,也没能把这块石碑取走,因为一取石碑,山即塌,龙即灭,是不吉祥的.身旁的解说员说此碑有佛光,游客排队上前摸碑,希望摸一摸这 “福”字也能沾一点福气.再后面 是一座蝠厅,窗户上、门上都是蝙蝠的图案,据统计此园中一共有9999只蝙蝠.皇上为"万岁",和绅想要成为"万福",故园中的福字连同假山下的"福"一共有一万个.


    在6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,瞻園幾易其主。清代,中山王府改成江寧布政司所在地,瞻園由私家花園變成行署園林。1853年,太平天國定都南京,這裡成了東王楊秀清的東王府。太平天國失敗後,瞻園遭到清軍破壞。同治四年、光緒二十九年曾兩次重修。新中國成立後的1960年,在建築學家劉敦楨教授的主持下,瞻園得到修整,前後歷時六年,到1966年,建成目前所見的面貌。


    在瞻園的觀魚亭入口處右邊墻壁上有一巨形草書“虎”字碑。這塊碑寬約兩尺,高一米半。碑上的虎字乃一筆揮就一氣呵成,字是虎,形也似虎,猶如一隻猛虎在咆哮。

    除此之外,這虎字裏暗藏玄機,虎字裏藏有四個字:富甲天下。中國的書法歷史源遠流長,其中也不乏一筆揮就的作品。王羲之當年就一筆寫成一個“鵝”字。據園內的導遊介紹,細觀此“虎” 字,一虎端立,雄視生威,虎頭、虎嘴、虎身、虎背、虎尾,清晰可辨,仿佛仰天長嘯,人稱其為“天下第一虎”。

    民間傳說:摸摸瞻園的虎頭,吃穿不愁;摸摸虎嘴,驅邪避鬼;摸摸虎身,步步高升;摸摸虎背,榮華富貴;摸摸虎尾,十全十美,虎諧音福,實乃威武鎮邪之靈物。那麼這個“虎” 是哪位書法家寫就的呢?這塊碑的下端落款為“劭道人”三個字。“劭道人”又是何方人士呢?

作者是神秘劭道人?

    筆者就此向園內的導遊小姐詢問。導遊介紹說這個虎字來自明初,是一個叫劭道人的人寫了送給大明開國元勳徐達的。劭道人是劉伯溫的師傅。相傳,著名將領徐達年輕時,曾跟劭道人學習用兵布陣之法。學成後,徐達投奔朱元璋。臨行前,劭道人送徐達一個錦囊。徐達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十幾年,為大明王朝立下赫赫戰功,自己卻毫發無損。據說都是靠此錦囊保祐。

    後來,大明江山已定,論功行賞,朱元璋封徐達為中山王,為其興建王府,即今天瞻園的前身。徐達功成名就,欲求其子孫萬世富貴,他請求劭道人滿足其願望。劭道人就草書一個“虎”字。讓徐達將此字刻于石碑上,藏在後宅,即可榮華萬代。


    據說,徐達得此字後整天面壁沉思,悟出許多人生哲理。甚至於躲過殺身之禍。朱元璋取得天下後,對曾經和他患難與共的戰友兄弟大開殺戒,歷史上有朱元璋“炮打慶功樓”的傳說。其實就是朱元璋在慶功樓事先預埋好炸藥,邀請群臣,徐達也在邀請之列。不過,他在去赴宴前面對“虎”字近一個時辰,他領悟到此行必須和皇上寸步不離才能脫險。就這一個“虎”字,保了徐達家十八代子孫的富貴吉祥。清代乾隆皇帝評價其為“天下第一虎”。

    筆者聽了導遊對此“虎”碑來歷的介紹,得知虎字碑的傳說如此精彩,很感興趣。這個字確實有特色,此“虎”字威嚴、霸氣、吉祥,字形奇特優美,一筆揮就,字中藏字,暗含“富甲天下”四字,筆力渾厚,遒勁有力,且構思巧妙。

2 comments:

  1. Hi, I came across your blog accidentally. But your love stories really moves me and i enjoy reading your blog, just that I'm not chinese and the stories that you post after 2008 are mostly in chinese. I hope to read again from your blog, so I hope you can post more stories or items in english. Thank you

    ReplyDelete
  2. http://hydro73.blogspot.com/2010/07/red-rose.html

    ReplyDelete